近幾年,電商平臺的日益火爆,催熱了不少商家的涉入,但面臨阿里這個電商王者,又有誰能與之同分一杯羹呢?主流電商們在阿里鍋里能夾肉還是只能喝湯?這個問題越發變得突出起來,阿里已然加快“大小通吃”的節奏,留給其他電商的平臺機會越來越少。
萬能的淘寶大到買車買房、小到拍磚,無奇不有,在品類數量上其他電商已很難與之比肩,更別說超越。同時阿里也開始對品類梳理,進行深耕細作。
2014年上半年的天貓,分別挖來了樂蜂前CEO王立成(現負責聚劃算)大家裝、建材、汽車和家居等品類的經營,還以“天貓時尚生活”概念營銷方式推進母嬰、食品、居家、醫藥保健、圖書這些垂直品類發展,天貓超市借道菜鳥物流卡位生鮮。
模式上,聚劃算和一淘配合平臺商家活動,限時限量的閃購、團購并非不可能在天貓上復制。流量方面,阿里在新浪微博、優酷等社會化媒體、網絡視頻的淘外流量尋增量。
在2013年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34380億元,在線零售成交金額18500億元,如果參照阿里招股書15420億元的交易總額,其一家已占到了80%(對比第三方數據,還是有點水分的,65%比較接近),留出的份額也不多。下面結合品類和用戶人群角度來看下京東、蘇寧、唯品會們如何對平臺業務的剩余價值進行挖掘。
避其鋒芒,京東平臺業務可挖掘的最大價值是將移動流量變現
盡管與阿里相差好幾個段位,可在綜合性電商中,京東算是最具實力與阿里抗衡的一支力量。京東將拍拍并入后對之進行一番改造升級,與京東微店比翼,加之京東POP形成平臺業務的兩架馬車,這一切看似與阿里的淘寶天貓貌似神合,然而京東的生態體現并沒有阿里完善,游戲規則和商戶運營能力也在改進中。舉個例子,聽一前京東運營的朋友說,在京東某大促中,有商戶就發現可以重復注冊賬戶領返金券然后騙補的情況。
但是,阿里生態圈雖然完善,但買家們面臨的流量瓶頸十分明顯,靠刷單作做活動獲得免費流量已經成為過去式。
相比之下,京東“JD+”計劃,聯合創客社區、眾籌平臺、生產制造商、技術服務商、內容服務商、渠道商等形成智能硬件產業聯盟,為國內的新硬件創業團隊提供多方位的服務,這樣的渠道改造是一個不錯的方向,效果卻難立竿見影。
唯品會聚美用戶層面的深耕,放大“她經濟”的價值
唯品會和聚美平臺業務在阿里、京東們的夾縫中突起有太多共性,最明顯的便是“她經濟”。唯品會品牌特賣的頻道聚焦在美妝、親子突出女性用戶,聚美更是垂直美妝,這些品類的毛利可觀,且女性用戶在消費領域的購買力是有目共睹的。
上半年第二季度的唯品會財報中披露,其活躍用戶數達到了930萬人(包含樂蜂網的130萬),較去年同期的350萬人增長了167.9%,這些活躍用戶中重復購買率超過72%。良好活躍用戶和高重復購買率的態勢,也是聚美保持業績增長的基石。如此基礎上,考慮到轉化效果,唯品會、聚美平臺業務可以圍繞輕奢侈品、母嬰垂直類目展開可能性更大。
以上的效果,前提是用戶保持良好的信賴,考驗這兩家平臺招商的質量了。唯品會在提高商家入駐門檻抬,對廠商實力、品牌信譽、相關證件甚至款式多少都做了明確要求。經歷過假貨危機后的聚美,也開始對入駐商戶加強把關。
說到利用用戶忠實度激發平臺業務,亞馬遜中國、當當同樣適用。在阿里獨大的電商平臺盈余價值問題上,細分垂直平臺領域還有其他機會嗎?吃肉還是喝湯,就看你的玩法和眼光了。
那最后再舉兩個例子。女性導購起家的美麗說在遭遇阿里封殺后,半個月內開發出自己的交易系統,以“快時尚”的概念對外招商,一年內已有1萬多商家入駐,預計今年交易額在50億元左右。酒仙網入駐天貓、京東進行全網布局,再用低價促銷策略向官網導流,平臺業務采取代運營的方式進行。這兩家正做得風生水起。
以上內容是關于電商平臺的王者之爭已分勝負的介紹,如若獲知更多關于行政管理的行業資訊,請隨時關注行政管理研修欄目,小編會為您在第一時間做出相關報道。